首页 生物科技 正文内容

安史之乱(安史之乱的原因,过程,结果及影响)

sfwfd_ve1 生物科技 2024-03-02 06:12:07 102

本文目录一览:

安史之乱的背景及影响

促使长安、洛阳的衰落与中国政治重心的转移。自秦汉以来,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带均为政治上的首都,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。自安史之乱后,因战乱持续而残破不堪。

背景:1,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做大 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,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,在唐玄宗开元十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,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。

第一,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。第二,安史之乱,使唐王朝自盛而衰,一蹶不振。第三,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。第四,经过安史之乱,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。

安史之乱简介

1、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(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)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,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,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

2、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(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)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,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,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,国力锐减。

3、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。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,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安史之乱。唐朝初年,为巩固中央集权,保卫边疆,实行府兵制。

4、安史之乱的故事。安史之乱是一场内战,发生在唐朝时期,安史之乱是一场由安禄山为首领发起的政治内战。安史之乱2大叛首是安禄山和史思明,所以被称之为安史之乱。

安史之乱全过程介绍

至德元年,安禄山于洛阳称“大燕皇帝”,建立起割据政权。六月,潼关失守,唐玄宗逃往四川。行至马嵬驿,军士哗变,诛杨国忠,缢死杨贵妃。不久安军进入长安。二年正月,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。

史朝义无路可走,于林中自缢死,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。

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(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)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,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,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,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。

安史之乱是哪一年

安史之乱”中的安是指的是安禄山,史是指的是史思明。

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,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,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。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,也称天宝之乱。

安史之乱发生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,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、史思明掀起的反唐叛乱,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

安史之乱是755年。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(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)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,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,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

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发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。因叛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,所以历史上称这次叛乱为“安史之乱”。

安史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?

史朝义无路可走,于林中自缢死,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。

安史之乱是唐朝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,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及动乱,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,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。由于反唐战争的发起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,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。

安史之乱的经过 (一)范阳叛变 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,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,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,在范阳叛变,安禄山一路南下,不足两月,已攻陷洛阳,自立为燕帝,国号燕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